微信公眾平台 微信公眾平台
《聯邦人》
    
返回

騎行中山紀念堂

發佈時間:發佈時間:2020-12-04    瀏覽:188

昨天已立冬,珠海依然是風和日麗,好天氣當然要出門走走,想起與我上次擦肩而過的孫中山故居,於是行程就定了下來。

孫中山故居主要分為三個部分,孫中山故居與翠亨民俗展示區、孫中山紀念館、以及翠亨農田展示區。

入景區大門右側便是孫中山故居,走入宅門,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映入眼簾,房屋正面外側有赭紅色的騎樓,樓頂外牆繪有一隻在太陽下展翅啣環的雄鷹。

內屋則以青磚砌成,客廳有門聯曰:「一椽得所,五桂安居」,乃中山先生在房屋竣工時手書。進入客廳,迎面是一座佔滿正牆的神龕,神龕一般用來放置祖宗靈位和香案、貢品等,但景區應是為了突出先生,因此除了正中擺放一張先生的肖像外,神龕其他地方都是空的。肖像兩邊有一對聯曰「法雨沾濡松柏茂,春風披拂桂蘭香」,這對聯既有中國傳統的文人氣息,又有先生敢於開風氣之先的政治家氣度。

東西兩壁上有中山先生雙親孫達成和楊氏肖像,為示尊重,客廳不允許拍照。

客廳西側耳房是中山先生的臥室,也是先生與第一任妻子盧慕貞居住的地方。屋內一張雕花描金木床,床上有兩座青花瓷枕。工作人員告訴我,瓷枕是先生用過的,我大覺不可思議,因一直以為瓷枕只有裝飾作用。床邊有一梳妝台,台上有油燈,除此外屋內只有一張茶几、四張椅子,我感歎說「先生住得好樸素」,保安大哥卻接話說「先生家算是當時的富戶了」,聯想起我爺爺奶奶給我講他們幼時的生活,先生家的確是殷實門戶了。

由臥室穿過樓梯間就到了先生家的廚房。房內有大小灶台各兩座,灶上還有磚砌的煙囪,其餘物什是舂米機、菜案、淘洗池。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家後院的浴室和衛生間,浴室已裝上浴缸,衛生間則是座便,在1890年,這樣的房屋設計真的是很時髦了。

從中山故居後門出來是翠亨村民俗展示區,這裡集中展示了嶺南鄉村的近代風情,當地大戶楊家的大客廳、近代婚房、村中更樓、藥鋪等。

孫氏家風展示館佔了近水樓台之利,這個小展館以「家風」為主題介紹了孫中山家族的發展史。據《孫氏族譜》記載,孫姓在翠亨是小姓,先生之前家中世代務農。但先生的祖父勤勞苦幹,家境漸漸改善,先生的父輩也是艱苦奮鬥,且品格高尚,叔父孫學成曾經將挖到的兩百兩白銀捐給村裡修建祖廟。

所謂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」,先生自小聰明活潑,又繼承了先輩拚搏務實的精神,養成了他機智勇敢、靈活果斷的性格。

中山先生九歲開蒙,13歲隨母到夏威夷,在夏威夷求學期間,先生漸漸有了改良祖國、拯救同胞的意識。17時先生回國,學習醫學,並在香港結實了「四大寇」的另外三人,即:陳少白、楊鶴齡、尤列。彼時中山先生對李鴻章十分仰慕,並寫下《上李鴻章書》,但李中堂對中山先生卻視若無睹,在上書失敗且目睹清廷官員腐敗不堪的情況下,中山先生寫出:方今之中國,強鄰環伺。蠶食鯨吞,已傚尤於接踵;瓜分豆剖,實堪慮於目前。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「亟拯斯民於水火,且扶大廈之將傾」。1894年,先生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,從此走上了反清救亡的革命道路。

瞻仰先人的過程正是回顧歷史的過程,出孫氏家風展示館,我來到孫中山紀念館。紀念館分兩層,一樓詳細講述了中山先生風雨崢嶸的一生,無論文字材料、以及當時影像都盡力呈現給我們一個似乎觸手可及的偉人,其中還有以沙盤展示的中山先生的國家經濟建設構想,以及三民主義的思想體系表格。

紀念館的二樓是中山先生親屬與後裔的詳細介紹,二樓還有一臨時紀念館,此時正作葉挺將軍獨立團事跡圖片展。

待中山紀念館參觀完畢,時已近下午四點,本打算返程,沒想到景區東北側還別有洞天,這裡有一處翠亨農業展示區。金燦燦的稻穀迎風飄香,夕陽更為這原野增加了即將豐收的美好,綠油油的菜地,彷彿還殘留著餘香的荷塘,以及栩栩如生的大青牛,好一幅田園盛景。

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驅車而去,此心甚悅。


文:集團本部 王東亞